搜索图标
当前位置:首页 > 案例展示

大棚二氧化碳传感器,助力精准农业,提升作物产量与品质”

发布时间:2025-05-17

阳光透过塑料大棚的薄膜,洒在翠绿的蔬菜叶子上,一片生机勃勃。但你可知道,在这片绿意盎然的背后,有一个默默无闻的助手,正在悄悄改变着农业的未来。它就是大棚二氧化碳传感器,一个看似普通却功能强大的设备,正在为农业生产带来革命性的变化。

想象你走进一个蔬菜大棚,发现里面的空气清新宜人,蔬菜生长得郁郁葱葱。这一切都得益于二氧化碳传感器的精准调控。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需原料,而大棚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,如通风、施肥、植物生长阶段等。如果没有传感器的帮助,很难精确掌握棚内的二氧化碳水平,从而影响蔬菜的生长。

大棚二氧化碳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其实并不复杂。它通过测量空气中二氧化碳分子的红外线吸收情况,来推算出二氧化碳的浓度。这种非色散红外(NDIR)技术是目前最先进的检测方法之一,具有高精度、高稳定性和长寿命的特点。比如,韩国SOHA TECH的SH-DS二氧化碳传感器模块,检测量程可达0 ~ 3000ppm / 5000ppm,数据更新频率为2秒每次,暖机时间仅需《 90秒,工作环境温度范围在-10 ~ 50℃,湿度范围在0 ~ 99.5% RH,完全能满足大棚环境的需求。

那么,二氧化碳传感器在大棚里具体是如何应用的呢?其实很简单。当你在大棚中安装好二氧化碳传感器后,它会实时监测棚内的二氧化碳浓度。一旦浓度低于预设的阈值,系统会自动启动通风设备,引入新鲜空气,增加二氧化碳含量。反之,如果浓度过高,系统会自动关闭通风,防止二氧化碳过度积累。这样一来,大棚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,植物的生长自然事半功倍。

以蔬菜为例,它们在不同生长阶段对二氧化碳的需求是不同的。比如,在蔬菜幼苗期,二氧化碳浓度一般需要维持在500 ~ 800ppm之间;而在开花结果期,浓度则需要提高到1000 ~ 1500ppm。二氧化碳传感器能够根据这些需求,自动调节棚内的二氧化碳水平,确保蔬菜在最适宜的环境中生长。

除了蔬菜,二氧化碳传感器在花卉、食用菌、中药等作物的种植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。以花卉为例,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会直接影响花朵的颜色、香气和花期。通过使用二氧化碳传感器,可以确保花卉在最佳的生长环境中绽放,提高观赏价值。同样,在食用菌种植中,二氧化碳传感器能够帮助种植者精确控制棚内的二氧化碳浓度,从而提高食用菌的产量和品质。

安装二氧化碳传感器也是一门学问。传感器的安装位置直接影响着监测数据的准确性。对于面积较小的蔬菜大棚,只需在棚中心安装一台传感器即可;而对于面积较大的大棚,可能需要安装两台或更多传感器,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全面性。此外,传感器的安装方式也有讲究。墙壁安装是最科学的方式,但如果条件不允许,也可以通过竖起钢管进行吊装。

以威果科技自主研发的MH-Z14红外二氧化碳传感器为例,它专为农业蔬菜大棚设计,具有很好的选择性和无氧气依赖性,寿命长。这款传感器采用红外吸收气体检测技术,结合精密光路设计和精良电路设计,能够在大棚环境中稳定工作,为农业生产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。

在大棚二氧化碳传感器的应用中,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,那就是成本。虽然二氧化碳传感器的价格因品牌、功能等因素而异,但总体来说,它们具有较高的性价比。以新加坡TELASIA的VC1008T大棚二氧化碳变送器为例,它带有标准的线性输出:0-10V,4-20mA 及继电器开关输出,测量范围为0~2000ppm,采用瑞典森尔公司的红外波导技术及镀金空气采样探头,性能稳定可靠,价格也相对亲民。

此外,二氧化碳传感器还具有低功耗、长寿命等特点,能够大大降低使用成本。比如,马可波罗网的GSS-COZIR二氧化碳传感器,超低功耗仅为3.5mW,测量范围可达0~20%vol,精度高达50ppm /- 3%F.S,预热时间小于10秒,完全能满足大棚环境的需求。

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,二氧化碳传感器也在不断创新。比如,虹润NHR-MT20系列二氧化碳传感器采用新型红外检定技术,反应迅速灵敏,准确度高,漂移小,寿命长。该产品采用宽压10~30V直流供电,模拟量信号输出或RS485通讯输出可选,外壳防护等级高,能适应现场各种恶劣条件。

此外,二氧化碳传感器还可以与智能控制系统相结合,实现远程监测和自动调控。比如,北京维库仪器仪表网的T-CO2型固定式二氧化碳变送器,支持开关量输出、4-20mA电流模拟量输出和RS485总线通讯输出,可以与PLC/DCS / DDC等控制系统连接,实现远程监测和自动调控,大大提高了大棚

首页 首页 产品 产品 电话 电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