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月10日,中央气象台发布了全国农业气象影响预报与评估,这份报告详细分析了当前农业气象状况,并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天气趋势进行了预测。对于广大的农民朋友们来说,这份报告无疑是一份重要的参考指南,它将帮助大家更好地安排农业生产活动,减少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。 当前,北方大部分冬小麦正处于开花至灌浆期,新疆、甘肃、华北北部等地则处于拔节至孕穗抽穗期,而西南地区东部则处于灌浆至成熟收获期。根据4月27日的遥感长势监测结果,冬小麦主产省一、二类苗比例为91.9%,较去年同期偏低3.6个百分点,较4月16日偏低0.7个百分点。这表明冬小麦的生长状况整体上还是不错的,但部分地区苗情有所下降,需要引起重视。 长江中下游大部、西南地区大部油菜处于绿熟期,江南南部、四川等地油菜陆续进入成熟收获期。油菜的生长状况相对较好,但部分地区也面临着土壤墒情不足的问题。 4月22日至5月1日,北方冬麦区大部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2~4℃,降水量不足10毫米;大风日数有3~6天,其中4月30日陕西中北部、山西、河北南部、河南西部、山东中北部等地部分地区出现8~10级阵风,局地11级以上,大风加剧了土壤失墒。5月1日20厘米土壤水分监测结果表明,陕西中南部、山西大部、河北中南部、河南西部、安徽北部、四川南部和东北部、云南中部等地土壤轻度缺墒,陕西中部、四川南部等地部分土壤重度缺墒。 湖北南部、湖南中部和西北部、江西中南部、浙江南部等地部分地区土壤过湿,湖南局地有渍涝害,冬小麦和油菜其余产区大部土壤墒情适宜。 从土壤墒情监测结果来看,北方冬麦区部分地区的土壤墒情较差,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灌溉,以缓解土壤干旱的问题。而南方部分地区则存在土壤过湿的情况,需要注意防范渍涝害。 预计未来10天,北方冬麦区大部无有效降水,气温偏高1~4℃,其中5月2-3日,陕西关中、河南西部和南部等地日最高气温超过35℃,2-5日西北地区东部、华北、黄淮等地多大风天气,河北中南部、河南西部、山西南部、陕西关中、安徽北部、山东中部等地部分麦田土壤缺墒将持续或加重,可能导致小麦灌浆受阻。 针对未来天气趋势,建议农民朋友们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: 1. 加强灌溉:对于土壤墒情较差的地块,要及时进行灌溉,以缓解土壤干旱的问题。有条件的地块采用滴灌、喷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措施;大水漫灌的地块,选择近两天无大风的天气浇水,注意水到地头停,防止灌水过量加大倒伏风险或造成贪青晚熟。 2. 做好一喷三防:各地要特事急办,立即投入飞防作业,针对干热风天气适量加入生长调节剂和叶面肥,同时加入杀虫剂、杀菌剂预防穗蚜和麦红蜘蛛及后期病害,尽量延长旗叶功能,延缓后期早衰,促进灌浆效率和速度,提高千粒重,确保丰产丰收。 3. 防范大风天气:未来几天,北方冬麦区将迎来大风天气,农民朋友们要提前做好防范措施,加固农田设施,防止农田设施被大风损坏。 5月5日,山西省气象台升级发布了大风黄色预警和霜冻蓝色预警。预计未来12小时,大同东部、忻州西部、朔州南部和吕梁、太原、晋中、临汾、长治、晋城、阳泉、运城等地的部分地区可能受大风影响,平均风力可达8级以上,或者阵风9级以上。预计未来48小时,忻州、朔州、大同、太原、吕梁等地的部分地区地面最低温度将要下降到0℃以下,对农业将产生影响。 针对这些气象灾害,各地农业农村部门要加强与气象部门沟通会商,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动态,及时分析研判此次大风霜冻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。及时通过气象直通车、微信、广播等方式发布预警信息和防范措施,全力做好此次大风霜冻天气防范应对,最大限度减轻影响,严防农业领域发生农业生产灾害。 为了更好地监测和评估农业生产环境的关键气象数据,山东风途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了农业气象环境 冬小麦、油菜生长状况与土壤墒情
土壤墒情监测与分析
未来天气趋势与农业生产建议
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
农业气象环境综合监测站
P
产品目录
PRODUCT
推荐文章
联系我们

山东天合环境科技有限公司
联系人:李经理
联系电话:15666887396
QQ:2248893324
公司地址:山东省潍坊市高新区光电路155号光电产业加速器(一期)